炎夏的車間里,陳工程師第三次停下數控機床。灰白色的泡沫從加工槽邊緣不斷涌出,沾濕了精密導軌,濺落在剛剛定位好的工件上。他抹了抹額角的汗,看著操作面板上跳動的報警信號——這已經是本周第五次因泡沫導致的非計劃停機。

此前嘗試的幾種消泡劑,要么短暫壓制后泡沫再度反彈,要么在高速循環的乳化液中迅速失效。直到三個月前,陳工接觸到凱密泰克的實驗室。技術團隊沒有急于推薦產品,而是帶著便攜式起泡模擬裝置來到現場,在不同壓力、溫度與流速條件下反復測試切削液的起泡特性。
“泡沫問題本質是體系失衡的縮影。”凱密泰克的技術專家指著顯微鏡顯示屏解釋道,“傳統消泡劑只是暫時打破表界面張力,而我們需要找到與您切削液體系相匹配的持久消泡路徑。”
他們發現該企業使用的半合成切削液中含有特殊極壓添加劑,常規有機硅消泡劑會與之發生拮抗反應。經過十七次配方調整,最終選定以聚醚改性硅酮為骨架的復合型消泡劑,并采用梯度乳化工藝增強其在體系中的分散穩定性。
結果令人驚喜:添加量僅為傳統產品三分之二的情況下,連續運轉七十二小時未見泡沫溢出,且工件表面光潔度提升明顯。如今陳工的車間記錄板上,已連續六十天未出現因泡沫引發的停機記錄。
凱密泰克相信,真正的技術突破源于對細節的執著。每一款消泡劑背后,都是對特定工況下流體動力學與表面化學的深度解碼。
?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市凱密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(粵ICP備2024289318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