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濕法磷酸生產中,碳酸鹽含量>4%的磷礦粉與硫酸反應會釋放大量CO2氣體,形成300-700mm穩定泡沫層,導致萃取槽有效容積下降30%,P2O5回收率損失達5%。云南某磷酸廠使用進口消泡劑時面臨兩大痛點:

泡沫層厚度波動(500±100mm),料位觀測困難引發漫槽事故;
消泡劑添加量>0.5kg/噸酸,且導致濾餅含水率上升2%。
切換至凱密泰克KM-8800(非硅消泡劑)后實現突破:
泡沫層厚度控制<100mm:連續投加0.3kg/噸酸,萃取槽利用率提升20%;
P2O5回收率提高3.8%:泡沫攜帶損失減少,噸酸磷礦粉消耗降低4.2%;
工藝兼容性:在pH 1.5-2.5、溫度80-85℃環境下保持活性,不影響閃蒸工藝。
KM-8800通過三重協同破泡解決高碳酸鹽礦難題:
低表面張力(<24 mN/m)快速滲透泡沫液膜,破壞CO2氣泡彈性;
疏水鏈段包裹有機物(如腐植酸),阻斷泡沫穩定源;
納米級增效載體(粒徑<1 μm)提升在礦漿中的分散性,避免局部失效。
該廠處理越南高碳酸鹽礦(CaCO? 6.2%)時,采用計量泵連續添加0.28% KM-8800(按礦粉計):
萃取槽泡沫層從650mm降至80mm,漫槽事故歸零;
過濾強度提升15%,濾餅含水率穩定在24%以下;
消泡劑成本年節省57萬元(對比進口方案)。
添加方式:計量泵連續注入酸解反應區,優先于硫酸投加點;
稀釋建議:采用工藝水1:5預稀釋,防止局部富集;
儲存注意:5-40℃避光存放,分層后攪拌5分鐘復原活性。
?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市凱密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(粵ICP備2024289318號)